1. <track id="aii4w"></track>
      1. <td id="aii4w"></td>
      2. <tr id="aii4w"><label id="aii4w"></label></tr>
        <td id="aii4w"></td>
        <acronym id="aii4w"></acronym>

          1. <output id="aii4w"><strong id="aii4w"><small id="aii4w"></small></strong></output>
           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 首頁>走進云州>旅游觀光

            “白登之戰”遺址

            來源:大同市云州區文化和旅游局 | 發布日期:2022-09-08 11:29

            “白登之戰”遺址

            西漢戰場遺址。在大同市云州區境內周士莊鎮三府墳、三條澗村西北的馬鋪山上。馬鋪山古稱白登山,山頭北原建有白登臺,海拔1300米。當時的平城,在今大同市東古城村一帶?!哆|史》誤認為陽高縣的白登村就是漢代白登,《金史》又沿襲了《遼史》的錯誤。其實,北魏建都平城(今大同市)時,曾大規模的修筑鹿苑,東包白登,說明那時白登還在平城一帶。后來,由于鹿苑之內禁止人們居住,白登居民才遷移到今陽高縣白登村,所以,今陽高白登村是北魏以后的白登,不是漢代的白登。漢初,匈奴冒頓單于不斷侵擾漢朝北方郡縣。漢高祖七年(前200)韓王信勾結單于冒頓據馬邑作亂,劉邦率32萬大軍北征,進逼平城。匈奴出精兵40萬騎,于白登山將漢軍圍困七天七夜,漢軍力戰,始得突圍。戰后,劉邦采納婁敬建議,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。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新建“漢闕”式碑亭,正面書“漢白登之戰遺址”,背面碑文用正史原文輯成。周圍遍植松樹,蒼翠挺拔。


            白登之戰

            漢高祖七年(公元前200年)冬天,劉邦親率30萬大軍出征匈奴,同時鎮壓叛亂。在銅[堤](今沁縣一帶)與韓王信展開激戰,劉邦大獲全勝,一直追至晉陽。韓王信逃奔匈奴,部將王喜被殺。之后曼丘臣、王黃收拾殘兵敗將重整旗鼓,屯兵廣武至晉陽一線,企圖阻擋漢軍北進。漢軍乘勝追擊,在晉陽打敗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,收復晉陽、離石等六城,一直追至婁煩地區。漢軍由于節節勝利,產生了麻痹輕敵思想。匈奴故意把精兵隱蔽起來,而把老弱殘兵擺在陣前,以示潰敗的樣子,引誘漢軍中其埋伏。

            為摸清虛實,漢軍派刺探幾次往返陣前,看到的都是老弱病殘,便信以為真。劉邦錯誤地估計了形勢,沒有識破匈奴的計謀,盲目帶領大軍北上。漢軍剛剛過了勾注(今雁門關),正碰上從匈奴出使回來的婁敬。婁(劉)敬對匈奴的布陣心存疑慮,提醒劉邦不要貿然進兵。他說:“兩國打仗,都要炫耀自己的實力,今只見羸瘠老弱,必然有埋伏,我以為匈奴不可擊也?!贝藭r劉邦求勝心切,根本聽不進婁敬的勸告,反而將其痛罵一頓,囚禁在廣武。接著,劉邦帶領騎兵快速前進,也不等步兵趕上,到達白登山時,冒頓單于突然以四十萬騎兵將其圍住。匈奴騎兵從四面進行圍攻,西面全是白色馬隊,東面是一色青龍馬,北面是一色的烏驪馬,南面一片赤黃馬,陣勢威嚴,于是惡戰開始,戰斗一直持續了七天七夜,也沒有突圍出去。當時,正值隆冬季節,氣候寒冷,又遇大雪,漢軍士兵凍掉手指者就有十之二三。有首歌謠說:“平城之下亦誠苦,七日不食,不能彀弩?!笨梢娺@次戰爭多么艱苦!

            最后劉邦采用陳平密計,重賄閼氏,才得以解圍。究竟是何密計?有人說,陳平讓畫家畫了一張美女像,派人送于閼氏,并說,漢王要把這個美女獻給冒頓,以作為解圍的條件。閼氏害怕冒頓得到美女后自己失寵,就對單于說:“兩主不能相困,我聽說漢王亦有神靈保護,長期圍困,久戰不決,終不是辦法。即使我們占領了這個地方,也非我久留之地,不如及早撤圍?!眴斡诼爮拈懯系膭裾f,首先撤圍。另外,冒頓與韓王信部將王黃、趙利約定,共同在白登合擊漢軍,見他們遲遲未到,加上漢軍的援軍即將到達,害怕腹背受敵,準備撤軍,正好當時天氣起了大霧,沒法交戰,冒頓主動讓開包圍圈的一角,劉邦乘著大霧,率軍撤出重圍,進入平城。冒頓也帶領大軍撤退而歸。



            日韩综合